重別周尚書譯文的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重別周尚書譯文的精選/列表
《重別周尚書》的原文是什麼

《重別周尚書》的原文是什麼

2024-01-09
《重別周尚書》是北周詩人庾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出自《詠懷二十七首》。該詩描述了作者羈留北方時送別同僚南歸,借送別友人迴歸故國之際,抒寫自己迴歸無望的悲愴。那麼《重別周尚書》的原文是什麼呢?1、原文:陽關萬里道,不...
“三餘”讀書文言文翻譯,三餘讀書文言文及翻譯

“三餘”讀書文言文翻譯,三餘讀書文言文及翻譯

2022-04-11
三餘讀書文言文及翻譯: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訥但好學。興平年間,關中李傕等人作亂,他與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將軍處。他們經常上山打柴揹回賣錢(來維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時董遇都帶着書,有空閒就拿出書誦讀,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沒...
《觀書有感》譯文,觀書有感譯文

《觀書有感》譯文,觀書有感譯文

2019-08-05
其一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爲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爲有那永不枯竭...
《重別周尚書》的作者是誰

《重別周尚書》的作者是誰

2024-01-07
《重別周尚書》出自《詠懷二十七首》。該詩描述了作者羈留北方時送別同僚南歸,借送別友人迴歸故國之際,抒寫自己迴歸無望的悲愴。那麼《重別周尚書》的作者是誰呢?1、《重別周尚書》是北周詩人庾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2、...
答謝中書書原文和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

答謝中書書原文和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

2022-11-18
《答謝中書書》原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翻譯山川景色的美...
周處年少時文言文譯文,周處年少時文言文翻譯

周處年少時文言文譯文,周處年少時文言文翻譯

2020-01-14
周處年輕時,爲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爲厲害。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
宋史周敦頤傳文言文翻譯,周敦頤傳文言文翻譯

宋史周敦頤傳文言文翻譯,周敦頤傳文言文翻譯

2020-03-12
《宋史·周敦頤傳》的譯文: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縣人。周敦頤憑藉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的舉薦,擔任分寧縣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還不能判決,周敦頤到任後,審訊了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縣裏的人對此感到驚訝說:“老獄吏也...
答謝中書書譯文,答謝中書書翻譯

答謝中書書譯文,答謝中書書翻譯

2021-07-15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原文爲:答謝中書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
誡子書的翻譯,《誡子書》的譯文

誡子書的翻譯,《誡子書》的譯文

2022-11-03
誡子書翻譯:君子的行爲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
戒子書全文譯文,戒子書翻譯一句一譯

戒子書全文譯文,戒子書翻譯一句一譯

2019-01-25
1、夫君子之行。有德行修養的君子;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用平靜的內心來修養自身,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恬靜寡慾就沒有辦法明確自己的志向,不使自己安靜下來就沒有辦法達到遠大目...
文言文答謝中書書譯文,文言文答謝中書書翻譯

文言文答謝中書書譯文,文言文答謝中書書翻譯

2022-11-19
《答謝中書書》翻譯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讚嘆的。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
尚書文章全文,尚書內容

尚書文章全文,尚書內容

2020-02-23
《尚書》的內容主要是古代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佈的政令,彙編了上古歷史文件以及部分追述古代事蹟的著作,保存了商周時期的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分爲《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答李端叔書文言文譯文,答李端叔書文言文翻譯

答李端叔書文言文譯文,答李端叔書文言文翻譯

2020-02-23
《答李端叔書》的譯文:我叩首再次向您致敬。聽聞您的名字已很久了,又在相識的朋友處常常見到您寫的詩文,雖然不多,也足夠可以大致知道您的爲人了。平常的時候,我們不通書信,怠慢的過錯還可以寬恕;等到您痛苦地居喪,我也不曾...
答謝中書書的翻譯原文,答謝中書書翻譯原文

答謝中書書的翻譯原文,答謝中書書翻譯原文

2022-11-13
《答謝中書書》翻譯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讚嘆的。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
與顧章書譯文,與顧章書翻譯

與顧章書譯文,與顧章書翻譯

2022-11-29
《與顧章書》翻譯我剛過去的一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很多峭壁與雲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峯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包含着雲霧,深谷小溪積聚着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
周敦頤文言文的翻譯,宋史周敦頤傳文言文翻譯

周敦頤文言文的翻譯,宋史周敦頤傳文言文翻譯

2019-01-19
全文翻譯爲: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縣人。原名敦實,因避諱英宗皇帝舊名而改爲敦頤。由於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的推薦,做了分寧縣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決,周敦頤到任後,只審訊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縣裏的人十...
映雪讀書文言文翻譯,映月讀書文言文翻譯

映雪讀書文言文翻譯,映月讀書文言文翻譯

2022-01-31
《映月讀書》文言文翻譯:南齊時的江泌家境貧窮,白天以做木屐爲生,晚上讀書跟着月光走。月光斜了,他就拿書登上屋頂,有時睏乏了從房頂掉到地上,他就再爬上屋頂繼續看書。此句選自李延壽《南史·江泌傳》,原句爲:“泌少貧,晝日斫...
誡子書原文和翻譯,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誡子書原文和翻譯,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2022-11-05
《誡子書》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誡...
重別周尚書翻譯及賞析,重別周尚書古詩的意思

重別周尚書翻譯及賞析,重別周尚書古詩的意思

2019-09-24
《重別周尚書》的譯文:陽關與故土相隔着萬里的距離,多年不能南歸。只有自黃河邊飛來的大雁,等到秋天來臨時就可以自由南飛。《重別周尚書》的作者是北周詩人庾信,抒發了詩人濃濃的鄉愁。《重別周尚書》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
初二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和翻譯,初二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及翻譯

初二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和翻譯,初二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及翻譯

2022-11-28
《答謝中書書》原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翻譯山川景色的美...
《重別周尚書》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重別周尚書》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2023-12-30
《重別周尚書》是北周詩人庾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出自《詠懷二十七首》。該詩描述了作者羈留北方時送別同僚南歸,借送別友人迴歸故國之際,抒寫自己迴歸無望的悲愴。那麼《重別周尚書》的創作背景是什麼呢?1、創作背景:庾信...
周公誡子的中心內容,周公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周公誡子的中心內容,周公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2018-12-19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翻譯,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的翻譯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翻譯,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的翻譯

2022-01-22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的翻譯是:爲國家效力,要能夠勤勞;主持家政,要能夠節儉。這句話出自《尚書·大禹謨》。《大禹謨》是《尚書》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尚書》又稱《書經》,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是儒家五經之一...
梅花書屋的譯文,梅花書屋文言文翻譯

梅花書屋的譯文,梅花書屋文言文翻譯

2020-12-19
陔萼樓後面的老房子倒塌了,我就把房子的地基加高四尺,最後建造了一大間書屋。書屋側面的耳房用像紗櫥一樣的隔扇隔出了一個休息間,在裏面安放臥榻。書屋前後都有空地,我在後牆的牆根處栽種了三棵西瓜瓤大牡丹花樹,牡丹花開...
遺黃瓊書原文及譯文,遺黃瓊書原文及翻譯

遺黃瓊書原文及譯文,遺黃瓊書原文及翻譯

2019-04-18
《遺黃瓊書》兩漢:李固聞已度伊洛,近在萬歲亭。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蓋聖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