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 > /列表

王冕者諸暨人的文言文的翻譯,王冕者諸暨人的文言文翻譯

王冕者,諸暨人的文言文翻譯: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唸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有人牽着牛來責罵他們家的牛踐踏田地,踩壞了莊稼。

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事情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裏。一到夜裏,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裏拿着書就藉着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

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以後對此感到很驚訝,收他做弟子,後來他成了大學問家。韓性死後,他的門人像侍奉韓性一樣的侍奉王冕。那時王冕的父親已死,王冕便將母親帶入越城供養。

時間久了,母親想念故鄉,王冕就買了頭白牛駕着母親,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隨在車子後面,鄉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兩旁笑,王冕也笑。

王冕者諸暨人的文言文翻譯 王冕者諸暨人的文言文的翻譯

  《王冕好學》原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爲?”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爲弟子,學遂爲通儒。 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後。鄉里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

  《王冕好學》註釋

1、牧:放牧。

2、隴:田埂。

3、竊:偷偷地,暗中。

4、輒:總是常常、就。

5、或:有人;有的人。

6、蹊田:踐踏田地,指踩壞了莊稼。

7、撻:鞭打。

8、癡:入迷。

9、曷:通“何”,爲什麼。

10、去:古義—離開,離去。今義:到……去。

11、潛:暗暗地、悄悄地。

12、執策:拿着書卷。

13、旦:早晨,天亮。

14、獰惡可怖:猙獰兇惡,令人害怕。

15、恬:心神安適。

16、異:(意動)。

17、“被”通“披”:穿戴。

18、亦:也。

王冕者諸暨人的文言文翻譯 王冕者諸暨人的文言文的翻譯 第2張

  《王冕好學》賞析

《王冕好學》選自《宋學士全集》。王冕爲元末的畫家兼詩人,著有《竹齋集》。他的事蹟在民間廣爲流傳。這篇文章即記載了他的生平。他出身農家,經過自己的苦學,終成通儒。他有傲岸的個性,不肯屈身爲“備奴使”的小吏,他具有預見性,看到元末天下將大亂,不肯出仕,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爲生。宋濂筆下的王冕,寫得鮮明生動,個性突出,爲後來《明史》所本。

文章告訴我們: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爲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在於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啓發,得到啓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爲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王冕好學》創作背景

《王冕好學》選自宋濂《宋學士全集·王冕傳》。正德年問追諡文憲。《諡法》:“敏而好古曰文”,“博聞多能曰憲”。濂爲明代開國文臣之首,著述頗多。

  《王冕好學》作者介紹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