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加身成語典故的精選

黃袍加身成語典故是什麼

黃袍加身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2-10
黃袍加身,漢語成語,拼音是huángpáojiāshēn,意思是五代後周時,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爲天子。後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那麼黃袍加身成語典故是什麼呢?1、宋太祖趙匡胤在後周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宋...
慘淡經營成語典故是什麼

慘淡經營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2-05
慘淡經營,漢語成語,拼音是cǎndànjīngyíng,意思是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後指在困難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那麼慘淡經營成語典故是什麼呢?1、長安北面的太極宮中,有一座著名的凌煙閣。其中收藏有唐太宗以表...
無價之寶成語典故是什麼

無價之寶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1-04
無價之寶,漢語成語,讀音爲wújiàzhībǎo,指極珍貴的東西。那麼網友們知道無價之寶成語典故是什麼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戰國時,魏國的一位農夫在田裏鋤草。當他鋤到田地的中央時,鋤頭好像被一種很硬的東西碰了一下...
栩栩如生成語典故是什麼

栩栩如生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2-24
栩栩如生,漢語成語,拼音是xǔxǔrúshēng,通常比喻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就像活的一樣。那麼栩栩如生成語典故是什麼呢?1、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
不拘一格成語典故是什麼

不拘一格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1-05
不拘一格,漢語成語,拼音是bùjūyīgé,意思是指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那麼不拘一格成語典故是什麼呢?1、龔自珍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在清朝政府裏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於他不滿官場中...
草菅人命成語典故有什麼

草菅人命成語典故有什麼

2024-01-08
草菅人命,漢語成語,拼音是cǎojiānrénmìng。草菅:野草。那麼網友們知道草菅人命成語典故有什麼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據《漢書·賈誼傳》記載,賈誼做樑懷王太傅(輔導太子的官)時,給漢文帝上了一道奏...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趙匡胤怎麼當上宋朝皇帝的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趙匡胤怎麼當上宋朝皇帝的

2020-02-11
後周時期,七歲的周恭帝即位,政權不穩;當時掌管兵權的趙匡胤與趙普等人密謀兵變;正月初一,傳聞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僞,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發動兵變,衆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
瓜田李下成語典故是什麼

瓜田李下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1-27
瓜田李下是一則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最早出自古樂府曹植的《君子行》。那麼網友們知道瓜田李下成語典故是什麼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袁聿修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齊臨漳(今河北臨漳)人。他少年老成,性格沉...
藏龍臥虎成語典故是什麼

藏龍臥虎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1-13
藏龍臥虎是一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那麼網友們知道藏龍臥虎成語典故是什麼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時期大文學家,祖籍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仕北周,官至驃...
成語典故有哪些

成語典故有哪些

2024-01-27
成語典故指關於成語產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那麼成語典故有哪些呢?1、寓言成語故事:濫竽充數...
岳飛有關的成語典故,關於岳飛的成語故事

岳飛有關的成語典故,關於岳飛的成語故事

2018-07-13
關於岳飛的成語故事有《精忠報國》、《怒髮衝冠》、《氣衝斗牛》、《痛飲黃龍》等,岳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岳飛簡介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是我國...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是什麼,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是什麼,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

2020-01-13
後周時期,趙匡胤任殿前都點檢,掌握兵權;周世宗駕崩後,七歲的周恭帝即位,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兵變;正月初一時,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即將攻打周朝,宰相等人急忙讓趙匡胤率軍北上禦敵;結果趙匡胤率軍行至陳橋驛就停了下來,衆將以黃...
黃袍加身是什麼意思

黃袍加身是什麼意思

2024-02-10
黃袍加身,漢語成語,拼音是huángpáojiāshēn,然而部分朋友就想知道,究竟黃袍加身是什麼意思呢?1、意思是五代後周時,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爲天子。後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2、近義詞:自封爲王、稱...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典故之都是哪個城市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典故之都是哪個城市

2021-07-12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指的是邯鄲市,據不完全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多達1500多條。邯鄲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爲趙國都城,“邯鄲”二字作爲地名已...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黃袍加身的故事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黃袍加身的故事

2020-01-31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等人急遣趙匡胤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時,衆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爲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
入木三分成語出處,入木三分成語典故

入木三分成語出處,入木三分成語典故

2019-08-18
成語入木三分講述的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琊王氏,在他小時候就開始練習書法,並且非常的刻苦。他經常在水池邊練字,結果連池水都快被染黑了。有一天,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着...
老馬識途成語典故是什麼

老馬識途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2-05
老馬識途(拼音:lǎomǎshítú)是一個漢語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韓非子·說林上》。那麼網友們知道老馬識途成語典故是什麼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
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是什麼,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

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是什麼,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

2021-10-16
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是增兵減竈。增兵減竈是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是一種迷惑敵軍的戰術。周顯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命龐涓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遂派孫臏前往攻打魏國。齊國在佔領了魏國好幾個地方後退兵,龐涓以爲齊...
沆瀣一氣成語典故是什麼

沆瀣一氣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3-12-30
沆瀣一氣(拼音:hàngxièyīq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那麼沆瀣一氣成語典故是什麼呢?1、從歷史記載來看,崔沆是憑考卷錄取崔瀣的,二人此前並無瓜葛,姓名聯璧只是一...
飛蛾撲火成語典故是什麼

飛蛾撲火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2-10
飛蛾撲火,漢語成語,拼音是fēiépūhuǒ,那麼網友們知道飛蛾撲火成語典故是什麼嗎?對於不知情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南北朝時期,樑朝有個名叫到溉的人,他年少時父母雙亡,成爲一個孤兒,生活十分艱難。但他並未因此...
餘音繞樑有什麼成語典故

餘音繞樑有什麼成語典故

2023-12-30
餘音繞樑,漢語成語,拼音是yúyīnràoliáng,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那麼網友們知道餘音繞樑有什麼成語典故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2、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
與交友有關的成語典故,關於交友的成語典故文言文

與交友有關的成語典故,關於交友的成語典故文言文

2019-07-03
關於古人交友的成語典故文言文有《伯牙絕弦》、《管鮑之交》、《刎頸之交》、《莫逆之交》、《管寧割席》、《捨命之交》、《忘年之交》、《高山流水》等。1、《伯牙絕弦》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
鐵杵成針成語典故是什麼

鐵杵成針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1-03
鐵杵成針,漢語成語,tiěchǔchéngzhēn,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那麼網友們知道鐵杵成針成語典故是什麼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原文: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
懸樑刺股成語典故是什麼

懸樑刺股成語典故是什麼

2024-01-13
懸樑刺股,漢語成語,成語故事,主要人物有孫敬和蘇秦,比喻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那麼網友們知道懸樑刺股成語典故是什麼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成語是由“頭懸樑”和“錐刺股”兩個故事組成。東漢時,有一...
伍子胥的典故成語,伍子胥的典故

伍子胥的典故成語,伍子胥的典故

2021-06-06
關於伍子胥的典故有:一夜白頭、七星龍淵、千金報恩。一夜白頭講的是伍子胥攜楚國太子建之子勝逃奔他國,被楚兵一路追殺。扁鵲的弟子東皋公爲了幫助他,把二人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伍子胥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