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之請出處的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不情之請出處的精選/列表
不情之請的意思是什麼

不情之請的意思是什麼

2024-01-04
作爲一名中國人,那麼肯定知道中文裏面有很多詞語,對於文人來說,學習中文裏面的衆多詞語有利於文學能力的提高。那麼不情之請的意思是什麼呢?1、意思:指不合情理的請求,爲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氣話,自謙之詞。2、出處:清·紀昀《...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的出處是什麼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的出處是什麼

2023-12-27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是指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那麼學而時之不亦說乎的出處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了解。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論語·學而》。《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
天作之合的出處,天作之合的意思

天作之合的出處,天作之合的意思

2019-08-09
【讀音】tiānzuòzhīhé【釋義】好像是上天給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故事】相傳,帝乙爲了避免腹背受敵,也爲了修好與商周兩部落間的關係,決定將胞妹嫁與姬昌,採用和親的辦法來緩和商周矛盾,穩定全局。姬昌審時度勢...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出處,學而時之不亦說乎是什麼意思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出處,學而時之不亦說乎是什麼意思

2023-03-04
意思: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該句出自《論語·學而》,《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爲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子曰學而時之...
卻之不恭的出處,卻之不恭的意思

卻之不恭的出處,卻之不恭的意思

2020-04-09
【讀音】quèzhībùgōng【釋義】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故事】戰國時期,孟子的學生萬章向孟子請教人際交往的問題,孟子認爲對人應該恭敬。萬章說:“一再推卻,拒絕別人的禮物是不恭敬的,爲什...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出處,學而時之不亦說乎的意思是什麼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出處,學而時之不亦說乎的意思是什麼

2023-04-18
意思: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該句出自《論語·學而》,《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爲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子曰學而時之...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出處,學而時之不亦說乎的意思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出處,學而時之不亦說乎的意思

2023-04-29
意思: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該句出自《論語·學而》,《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爲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子曰學而時之...
不打無準備之仗的出處,不打無準備的仗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的意思

不打無準備之仗的出處,不打無準備的仗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的意思

2020-02-18
“不打無準備的仗,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的意思:打仗前做好萬全準備,抓住成功的所有前提條件,纔不會輕易失敗。這句話是民間諺語,強調仗前的準備工作對於戰爭勝利的重要性。不打無準備的仗的出處“不打無準備的仗”的原句是:不...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出處,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意思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出處,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意思

2023-05-04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智慧。“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出自《論語·爲政》,論述了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原文子曰:“由,誨...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處哪裏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處哪裏

2024-02-05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那麼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處哪裏呢?1、出處:《中庸·第二十章》。2...
置之不理成語出處在哪

置之不理成語出處在哪

2023-12-30
置之不理,漢語成語,拼音是zhìzhībùlǐ,意思是放在一邊;不予理睬,形容對某人某事十分冷淡。那麼網友們知道置之不理成語出處在哪嗎?1、成語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十六回:“各人聽了,反不以爲是,就有說他是嫌錢多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自哪裏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自哪裏

2023-12-26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多年曆史的國家,在慢慢的歷史長河中,有過無數有含義的話。那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自哪裏呢?1、“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這句話出自於民間。魯迅先生評論自己筆下的《孔乙己...
不情之請怎麼造句

不情之請怎麼造句

2024-01-03
不情之請,漢語成語,拼音是bùqíngzhīqǐng,指不合情理的請求,爲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氣話。那麼不情之請怎麼造句呢?1、對於要求你幫助我解決工作問題的不情之請,我深感冒昧。2、奉茶就不必了,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來找龍師弟,...
徐徐圖之原句出處是哪,徐徐圖之原句出處

徐徐圖之原句出處是哪,徐徐圖之原句出處

2018-11-13
出自蘇東坡評晁錯的話。原句是“夫欲善其事,必先知其當然,至不懼,而徐徐圖之”。意思是你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應當先做好規劃,堅定做事情的心態。事情發生時不要怕,不急躁,按照規劃的計劃行動。蘇軾,字子瞻,世稱蘇東坡、蘇仙,今四...
執子之手出自哪裏,執子之手的出處

執子之手出自哪裏,執子之手的出處

2019-12-28
“執子之手”出自先秦時期的古詩《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擊鼓》是先秦時期的戰爭詩,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牴觸情緒以及對個體生命的尊重。《擊鼓》的翻譯敲擊戰鼓的聲音咚咚作響,士兵們正在踊...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處是什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處是什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處

2018-05-11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出自於民間。魯迅先生評論自己筆下的《孔乙己》的時候曾經用了這句話。魯迅被稱爲現代中國的民族靈魂,他的精神深深影響着他的讀者、研究者,甚至幾代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也是20世...
不經之談的出處,不經之談的意思

不經之談的出處,不經之談的意思

2019-02-12
【讀音】bùjīngzhītán【釋義】指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話。【出處】晉·羊祜《戒子書》:“無傳無經之談,無聽譭譽之語。”【近義詞】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反義詞】不露聲色無動於衷【例句】在正統的文藝家眼中,這類通俗...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出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自哪部崑曲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出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自哪部崑曲

2018-10-3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出自昆區劇目《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作品,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之間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牡丹亭》的內容《牡丹亭》的主人公杜麗娘是一位官家小姐因夢見書中柳夢梅而生情...
付之一炬的出處,付之一炬的意思

付之一炬的出處,付之一炬的意思

2020-04-10
【讀音】fùzhīyījù【釋義】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燬。【出處】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尚衣失珠袍》:“……則故稱遺漏,付之一炬,以失誤上聞,不過薄責而已。”【近義詞】付之東流付之丙丁【反義詞】死灰復燃【例句...
靡靡之音的出處,靡靡之音的意思

靡靡之音的出處,靡靡之音的意思

2019-08-07
【讀音】mǐmǐzhīyīn【釋義】指頹廢、柔弱的樂曲,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故事】商朝末期,紂王寵愛妲己,對其言聽計從。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便令樂師創作使人精神萎靡的音樂,在宮中朝歌暮舞,通宵達旦。從此,紂王便荒於朝政,沉...
天若有情的出處,天若有情應老的出處

天若有情的出處,天若有情應老的出處

2018-07-21
“天若有情應老”出自晏殊的《喜遷鶯·花不盡》,這是一首贈別詩,詩中作者將離情寫得深摯卻不悽楚,有溫柔蘊藉之美。《喜遷鶯·花不盡》宋·晏殊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朱弦悄。知音少。...
來之即戰戰之必勝出處,來之即戰戰之必勝出自哪裏

來之即戰戰之必勝出處,來之即戰戰之必勝出自哪裏

2020-03-17
“來之即戰,戰之必勝”出自《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孫子兵法》的作者是孫武,創作於春秋時期,是現存最早...
驚弓之鳥的出處,驚弓之鳥的意思

驚弓之鳥的出處,驚弓之鳥的意思

2019-08-05
【讀音】jīnggōngzhīniǎo【釋義】比喻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故事】有一天,更羸(léi)跟隨魏王到郊外打獵,遠處有隻大雁飛來,更羸舉起弓用力一拉,只聽嘭的一聲,大雁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魏王驚歎道:“難...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出處,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意思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出處,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意思

2023-05-09
翻譯: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該句出自《論語·述而篇》,本篇共包括38章,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內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
飽學之士的出處,飽學之士的意思

飽學之士的出處,飽學之士的意思

2019-02-15
【讀音】bǎoxuézhīshì【釋義】指學識淵博的人。【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飽學之士,登此高臺,可不進佳章以紀一時勝事乎?”【近義詞】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博學多才【反義詞】胸無點墨不學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