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古诗的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登幽州台歌古诗的精选/列表
《登幽州台歌》作者是谁

《登幽州台歌》作者是谁

2024-02-10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那么《登幽州台歌》作者是谁?请看下文。1、《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诗歌。这是一首吊古...
幽州思妇十二月全诗

幽州思妇十二月全诗

2023-11-30
幽州思妇十二月全诗: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翻译,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翻译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翻译,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翻译

2022-11-26
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
登幽州台歌拼音及翻译,登幽州台歌古诗带拼音

登幽州台歌拼音及翻译,登幽州台歌古诗带拼音

2019-12-07
前不见古人qiánbùjiàngǔrén,后不见来者hòubùjiànláizhě。念天地之悠悠niàntiāndìzhīyōuyōu,独怆然而涕下dúchuàngránértìxià。作品原文前不见古人qiánbùjiàngǔrén,后不见来者hòubùjiànlá...
登幽州台歌原文朗读,登幽州台歌原文

登幽州台歌原文朗读,登幽州台歌原文

2021-01-0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意思是: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登高杜甫古诗译文,登高杜甫古诗翻译

登高杜甫古诗译文,登高杜甫古诗翻译

2020-03-16
《登高》的译文:风儿在高阔的天地间呼啸,猿猴的啼声显得凄厉、悲哀,河水清澈、沙子白净,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飘落,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
登幽州台歌原文主旨,登幽州台歌中心主旨

登幽州台歌原文主旨,登幽州台歌中心主旨

2020-01-02
作者在面对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巨大时,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从而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
登幽州台歌写作背景,登幽州台歌古人来者指的是

登幽州台歌写作背景,登幽州台歌古人来者指的是

2019-11-26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指的是古代的贤德之人,也指古代招贤的君王;来者指的是效法古代先贤的今人,也指后世求才得明君。《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
古艳歌全诗加译文,《古艳歌》全诗

古艳歌全诗加译文,《古艳歌》全诗

2019-12-08
全诗为: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篇最初见于《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题为《古艳歌》,无作者名氏。《古艳歌》两汉·佚名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译文被你抛弃而被迫出走,犹如那孤苦的白兔,往...
登幽州台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登幽州台歌的表现手法

登幽州台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登幽州台歌的表现手法

2019-04-18
《登幽州台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作者在孤独失落的情况下登上幽州台,更突显他的失意,表现出诗人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感情,具有凄凉的感情基调。《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9-04-24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诗人登上幽州台远望的景象。全诗对幽州台没有作一字描写,主要抒发诗人登台的感慨,以饱满深邃的情感将诗人作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立于诗歌画面的中心,抒发了诗人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
《登幽州台歌》原文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原文是什么

2024-02-23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那么《登幽州台歌》原文是什么呢?1、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译文:向前看不见古之贤...
题李凝幽居古诗注音,题李凝幽居古诗注音

题李凝幽居古诗注音,题李凝幽居古诗注音

2019-10-02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xiánjūshǎolínbìng,cǎojìngrùhuāngyuán。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niǎosùchíbiānshù,sēngqiāoyuèxiàmén。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guòqiáofēnyěsè,yíshídòngyúngēn。...
登幽州台歌体裁是什么,登幽州台歌体裁

登幽州台歌体裁是什么,登幽州台歌体裁

2020-01-04
《登幽州台歌》的体裁是古体诗,五言和七言兼用,诗歌的格律自由,且长短不限。《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子昂,诗人在仕途中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无法达成,在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时,内心悲中来,因而写下这首诗。《登幽州...
登幽州台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登幽州台歌的主旨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登幽州台歌的主旨是什么

2019-04-02
《登幽州台歌》描写作者登楼远眺时的场景,作者在面对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巨大的时候,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重用贤才的不满,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悲愤之情。《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赏析,登幽州台歌翻译赏析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赏析,登幽州台歌翻译赏析

2022-11-21
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赏析: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
登高诗歌赏析,登高赏析

登高诗歌赏析,登高赏析

2020-03-01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kuí)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讲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
登幽州台歌鉴赏,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登幽州台歌鉴赏,登幽州台歌独字赏析

2020-03-13
《登幽州台歌》中的“独”字与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意相映衬,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也突出了诗人孤傲卓然的形象,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诗歌。...
《登幽州台歌》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

《登幽州台歌》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

2022-09-0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陈子昂,此诗句出自《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
古代的幽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古代的幽州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幽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古代的幽州是现在的哪里

2021-12-18
古代的幽州是现在的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历朝历届对于幽州的定义管辖范围不断变化,但是幽州的核心所在区域并没有变,一直是今天的北京市。幽州以前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隋唐时,幽州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炀帝...
登幽州台歌哲理句是哪一句,登幽州台歌哲理

登幽州台歌哲理句是哪一句,登幽州台歌哲理

2020-03-11
《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反映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哲理,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特殊的条件、方式、路径,因此世界上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事物。全诗通过缅怀古人,表达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
《登幽州台歌》翻译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翻译是什么

2024-02-05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诗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那么《登幽州台歌》翻译是什么呢?1、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
登幽州台歌古诗朗诵,登幽州台歌古诗朗诵

登幽州台歌古诗朗诵,登幽州台歌古诗朗诵

2019-10-0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
登幽州台歌的主旨是什么,登幽州台歌主旨

登幽州台歌的主旨是什么,登幽州台歌主旨

2020-01-03
《登幽州台歌》的主旨: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之感,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身处在有识人之才的明君的时代。同时,诗人也由自身联想到古今豪杰可能也有相同的境遇,因此也振奋精神,抒发自己爱国的的豪情与豪气。《登幽州台歌》的...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原文,登幽州台歌翻译及原文

登幽州台歌翻译和原文,登幽州台歌翻译及原文

2022-11-14
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赏析: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